大眾日報:山東天維膜依靠創新驅動荷電膜材料產業發展活力倍增 |
日期:[2016-7-5 15:57:19] 文章錄入:www.ruiyitz.com 共閱[2070]次 |
 |
據大眾網2016年7月1日訊 “這款農業機器人核心部件全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生產的,實現了一機多用,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從3噸、4噸到5噸的,都已經上了國家目錄,獲得國家補貼!睘I海華創機器人項目總經理王俊明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濰坊濱海區轉變發展方式,瞄準產業前沿,堅持創新驅動,著力推動研發平臺、校企聯手、“互聯網+”等重要工作,激活發展動力。目前,在農業機器人、荷電膜材料制造、余熱利用、溴系阻燃劑研發、海水淡化等領域已占得市場先機,實現倍增效應,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為海洋經濟新區建設提供了強大動能。 目前,濱海區依托山東省海洋化工科學研究院、濰坊職業學院等,規劃建設了藍色經濟研發中心等十大公共研發平臺,成立了濰坊濱海生產力促進中心。 “我們公司研發的荷電膜材料填補了國內空白,可以實現廢酸、廢堿的資源化回用,打破了國際壟斷,已獲得多項國家專利。”山東天維膜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連文玉介紹到,天維膜公司作為國家火炬計劃重要高新技術企業,建立了山東省荷電膜示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中德荷電膜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及院士工作站,主持承擔了兩項國家“863”計劃。濰柴重機“船用中速柴油機開發及產業化”和山東天維膜技術有限公司的“中小型電滲析海水淡化系統”兩個項目成功列入2015年山東省科技重大專項(軍民科技融合)計劃。建設了勝品中團、濰坊華尚科技園等一批創業孵化平臺,目前全區已有國家研發機構3家、省級研發機構19家、市級研發機構68家、院士工作站2家,以企業為主體的研發創新體系初具規模。 聯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與山東理工大學校企合作的典范,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產學研合作項目獲得突破性進展。繼罐式煅燒爐高溫煅后焦余熱利用關鍵技術研發項目解決業內關鍵技術難題,填補國內外行業空白,并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后,雙方實施的“蘭炭干熄及余熱利用關鍵技術與設備開發”通過有關部門組織的成果鑒定,達到國際帶頭水平,完成了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罐式煅燒爐爐底板散熱回收利用關鍵技術與設備開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聯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新海水淡化技術,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效蒸餾法海水淡化生產線。海王化工針對阻燃劑市場的良好前景和巨大潛力,與濰坊學院戰略合作,共同創建溴系阻燃劑研究中心,大大增強了濱海區溴系阻燃劑研發創新能力。目前海王化工溴系阻燃劑年產量大幅增長,已成為全球溴系阻燃劑集散中心。該公司還與天津科技大學聯手,創建海鹵水綜合利用研究中心,海鹵水綜合利用研究項目正進行方案論證。 不僅如此,濱海區還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等重要創新領域發展。積極篩選“互聯網+”重要企業和重要項目,開展典型事例征集工作,并邀請省級專家來濱海區就“互聯網+”相關內容開展專題培訓和座談;在大數據方面,積極與相關企業開展對接交流,了解相關問題,傳達國家及省、市相關支持政策,從而引導大數據企業健康發展;與摳摳網合作建設了“一品牌一運營商”的電商生態鏈,依托濰坊聯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濰坊渤海國際水產市場,打造連接行業上下游的電子商務平臺。同時,濱海區堅持創新驅動、綠色低碳、兩化融合、結構優化,著力提升現有優勢產業,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培育戰略新興產業,拓展產業發展空間,膨脹產業規模,構建起優勢突出、結構合理、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海洋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全球科技創新呈現出許多新的發展態勢和特征,新技術替代舊技術、智能型技術替代勞動密集型技術趨勢明顯,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濱海區作為東部沿海重要的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動力轉換的速度和進度等特征更加明顯,將充分發揮創新驅動的重要特征,力爭在新一輪區域創新競爭中搶占先機,扎實推進海洋經濟新區建設。
|
|
|
上一篇:
大眾日報:天維膜不斷創新高等技術高效環保解決企業凈水大難題 |
下一篇:
天維公司榮獲中國膜行業首批高信用等級AAA企業 |
相關文章 |
|